华为在芯片缺货的情况下,今年一季度的出货量为1490万部,跌幅达到近50%,占据16%的市场份额,排名也降至第三。海思作为华为旗下主攻芯片方向的公司,其研发人员比例比华为总体平均水平更高,由于华为并没有给海思分配盈利任务,因而海思的运营基本全靠华为“输血”。
在这样艰难的境遇下,华为还能否维持在开发领域的高投入?在无法投入生产的情况下,海思还会继续半导体项目的研究吗?
对此,华为董事陈黎芳表示,华为内部仍旧在继续开发领先世界的半导体组件,而海思部门不会进行任何重组或裁员,这是华为的决定。陈黎芳还补充道:华为是私人控股,并没有上市,华为不受外部势力影响,管理层已经明确表示将保留海思。
纵观今日的国际芯片市场,主要的生产方目前仍旧受疫情影响难以全面投产,即便全面投产,华为在制裁之下仍旧难以获取芯片货源,但目前全球除美国外的很多国家都开始在芯片生产上发力,寻求美国之外的芯片供应商对华为来说也许是一条路。
与华为不同,近期,摆脱美国制裁的小米终于能松一口气。此番制裁也让小米认识到了芯片自研的重要性,随后小米宣布重组芯片团队,雷军说道:“因为芯片是手机科技的制高点,小米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,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。”
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国,中国芯片需求量占全球45%,而中国的芯片约90%依赖进口。需求就是机遇,芯片生产必然要实现自主化,这样才不会被“卡脖子”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