猎豹移动(Cheetah Mobile)

网上365体育买球波胆提现 2025-08-19 04:07:30 admin

本文来自腾讯元宝

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

​成立与早期定位

猎豹移动成立于2010年11月,由金山安全与可牛影像合并而成,初期以移动安全工具和清理软件为核心业务。其明星产品包括《猎豹清理大师》(Clean Master)和《猎豹浏览器》,全球用户量迅速突破5亿,70%来自海外市场。

​资本里程碑

2011年获腾讯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。2014年5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(NYSE:CMCM),发行价14美元,市值达19.32亿美元。2021年启动战略转型,从移动互联网向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升级。

二、核心业务与战略转型

​传统业务:移动工具与游戏

​工具应用:包括《猎豹清理大师》《金山电池医生》等,全球累计下载量近30亿次。​游戏发行:推出《钢琴块2》《滚动的天空》等爆款游戏,曾登顶全球双平台下载榜。

​AI与机器人业务

​智能服务机器人:2017年成立猎户星空,开发AI接待机器人“豹小秘”、零售机器人“豹小贩”等,应用于酒店、餐厅等场景。​大模型布局:2024年发布猎户星空Orion-14B大模型,参数规模为百亿级,专注于端侧部署与企业级应用,例如为酒旅集团开发“AI超级带教”系统,提升员工培训效率。

​AI赋能解决方案

​技术能力:涵盖语音识别、视觉导航、机械臂控制等技术,构建“猎户星空语音OS”“Robot OS”等系统。​行业应用:推出多云管理服务(MSP)和智能数据分析工具,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
三、财务状况与市场表现

​收入与利润

截至2024年9月30日,收入总额5.7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3.46%;归母净利润亏损2.51亿元,同比收窄16.88%。公司近年持续投入AI研发,导致短期盈利承压,但长期聚焦“非连续性增长”。

​股价动态

2025年3月股价波动显著:3月10日跌6.12%至4.83美元/股,3月14日回升4.27%至5.12美元/股,总市值约1.54亿美元。机构预测目标价均值6.56美元,最高6.69美元,显示市场对其转型的谨慎乐观。

四、未来战略与挑战

​AI与5G机遇

推动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,拓展智能服务机器人在物流、零售等领域的应用。深化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,加速全球市场部署。

​挑战与风险

​商业化落地:需验证AI解决方案的规模化盈利能力。​竞争压力:在“百模大战”中,需差异化定位(如百亿级参数模型)以控制成本。

总结

猎豹移动正从工具软件巨头向AI产业互联网公司转型,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垂直一体化的技术能力(芯片、算法、硬件)赋能实体经济。尽管短期财务承压,但其在机器人、大模型等领域的布局,以及与行业伙伴的共创模式(如私有化部署、数据服务),展现了长期增长潜力。投资者可关注其2024财年年报(预计3月20日披露)以评估转型成效。

猎豹移动的创始人是傅盛,其创业历程与战略布局深刻反映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变迁。以下是他的核心经历与成就梳理:

​一、早期职业与360时期

​技术启蒙与产品经理生涯

傅盛1978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,大学主修计算机相关专业。2003年加入周鸿祎创立的3721公司(后为奇虎360),成为360安全卫士早期核心产品经理。他主导开发的360安全卫士用户量迅速突破1亿,奠定了360在PC安全领域的地位。

​与周鸿祎决裂与首次创业

2008年,因理念分歧与周鸿祎公开决裂,离开360后短暂加入经纬创投担任投资人。2009年创办可牛影像,推出可牛杀毒软件,但因市场竞争激烈未能突围。2010年,可牛与金山安全合并成立金山网络(后更名猎豹移动),傅盛出任CEO。

​二、猎豹移动崛起与全球化战略

​转型工具应用与出海突破

面对国内安全软件市场的红海竞争,傅盛选择差异化路线:

​产品创新:2012年推出全球首款手机清理工具Clean Master​(猎豹清理大师),瞄准海外市场。通过优化谷歌Play算法排名,该应用迅速登顶全球工具类下载榜,月活用户峰值超5亿,其中70%来自海外。​资本化里程碑:2014年带领猎豹移动登陆纽交所,市值达19.5亿美元,成为“中国互联网出海第一股”。

​多元化布局与危机应对

​内容与游戏:上市后拓展休闲游戏(如《钢琴块2》)、直播等业务,形成工具+内容矩阵。​危机与转型:2018年起,因谷歌政策收紧导致工具业务受挫,傅盛提出“All in AI”,投资并收购猎户星空,布局服务机器人与大模型,完成从ToC到ToB的转型。

​三、AI与机器人战略(2016-2025)​

​技术布局与产品落地

​全链路自研:猎户星空自主研发语音识别、视觉导航等AI技术,推出接待机器人“豹小秘”、配送机器人“豹小贩”等,应用于酒店、餐厅、工厂等场景,2024年全球发货量超3.5万台。​大模型赋能:2023年发布猎户星空Orion-14B大模型,聚焦企业级应用(如员工培训、客户服务),并推出轻量化配送机器人,获韩国、日本订单。

​商业化与挑战

​收入结构:2024年ToB业务占比超60%,其中机器人收入年增45%,云服务代理(亚马逊、谷歌云)和海外营销(Meta平台代理)成为新增长点。​财务表现:2024年Q2营收5.7亿元,亏损同比收窄16.88%,现金储备2.7亿美元,但市值长期低迷(约1.5亿美元),需验证AI规模化盈利。

​四、行业影响与个人特质

​战略眼光与争议

​行业标签:被雷军称为“中国客户端软件前三的产品经理”,以敏锐洞察力先后抓住安全软件、工具出海、AI机器人三次浪潮。​争议事件:与周鸿祎长达16年的恩怨、公开批评王自如“吃软饭”等言论引发热议,同时因高调直播、短视频营销被质疑“作秀”。

​核心特质

​好奇心驱动:自述“好奇心与恐惧”是两大驱动力,从PC安全到AI机器人持续探索新领域。​长期主义:坚持七年投入AI,2023年称“AI是猎豹未来30年的赛道”,并通过冬奥会机器人服务(如“豹大白”)提升品牌认知。

总结

傅盛从360安全卫士的产品经理到猎豹移动创始人,展现了极强的战略调整能力:从工具出海到AI机器人,其每一步转型都紧扣技术周期与市场空白。尽管面临市值低迷、商业化验证等挑战,他仍以“探索世界与自我”的创业哲学,持续推动猎豹向AI产业互联网公司进化。若需更详细的时间线或投资案例,可进一步查阅其传记或公开访谈。